![](/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刘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 勰 ( xié ) (约460年至480年—約522年至538年),字彦和 [註 1] ,法名慧地,祖籍东莞郡 莒县(今山东省 日照市 莒县),居京口(今江蘇 鎮江) [1] ,是南朝時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刘勰(南朝梁大臣)_百度百科
刘勰(约公元465年~? ),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沈庄)。 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刘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10月31日 · 马宏山认为刘勰的家世是地主兼官僚,只是在青少年时期,因为丧父而且家贫因此家道中落。王更生认为,刘勰是“系出名裔,世代书香,同时本人也身霑朝延雨露”,台湾学者大多依王更生的说法。
刘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zh.wikipedia.org
劉 勰 ( xié ) (约460年至480年—約522年至538年),字彦和 [註 1] ,法名慧地,祖籍东莞郡 莒县(今山东省 日照市 莒县),居京口(今江蘇 鎮江) [1] ,是南朝時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文心雕龙(南朝刘勰著文学理论著作)_百度百科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至二年(501—502)间。 《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
刘勰 - 知乎 - 知乎专栏
刘勰(xié)是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刘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
刘勰 - 古诗文网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
刘勰_环球百科
刘勰[xié](约465年-? ),字彦和,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祖籍山东莒县(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刘庄),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
刘繇(东汉宗室大臣)_百度百科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
刘勰 - 中华典藏
刘勰(约465年—约520年)南朝文学评论家,思想家。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省莒县)人,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得婚娶,乃恃依沙门僧佑,与之相处十年余,遂博通佛学经论,并区别部类,录而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