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黑热病(慢性地方性传染病)_百度百科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 - 医学百科
起病半年后,患者日渐消瘦,并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贫血、肝脾肿大,皮肤变黑(故称为黑热病)。在病程中,病情常有波动,缓解和加重交替出现。
黑热病(Kala-Azar)又名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全球致死性寄生虫 病。目前我国黑热病流行区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四川、 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等地。黑热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进一步 ...
利什曼病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23年1月12日 · 内脏利什曼病(又名黑热病),如不治疗,会导致逾95%的病例死亡。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不规则发热、体重下降、肝脾肿大和贫血。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巴西、东非和印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 是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疾病,其病原体为 利什曼 原虫。每年约有 50 万新发病例,流行于全球 88 个国家, 3.5 亿人口受到威胁。 我国黑热病流行现状:
杜氏利什曼原虫 - 百度百科
无鞭毛体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单核巨噬细胞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致病阶段。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三大症状:长期不规则发热,脾(95%以上)、肝、淋巴结肿大和全血细胞贫血。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 Fudan University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
利什曼病 (黑热病)介绍 - 知识天地 -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年10月22日 · 南亚次大陆是人源型黑热病疫区。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传染源是患黑热病的人,特别是患有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 病(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 PKDL)的病人。通过近家栖的银足白蛉(P. argentipes) 进行传播,尚未发现动物宿主。
黑热病症状_病因_治疗方法_鉴别_专家咨询|丁香医生
黑热病是什么? 在利什曼病中,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又称「黑热病」(kala-azar、black fever、Dumdum fever),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它由趋内脏的利什曼原虫寄生所致。
黑热病_黑热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_医学百科
根据传染来源的不同,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源型;分别以印度、地中海盆地和中亚细亚荒漠内的黑热病为典型代表。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