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洞穴之喻 - 百度百科
洞穴之喻(Allegory of the Cave)是柏拉图在《理想国》514-521中描述的对人类知识的基本想象。 洞穴之喻、哲人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洞穴之喻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明了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那就是:理想的城邦具有唯一性,其中真正的哲学家适合 ...
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隐喻”,到底讲的是什么? - 知乎
柏拉图 《理想国》第七卷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就是现象与事实的关系,读来意味深长。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描述了一个洞穴式的山洞,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才有很弱的光线照进洞穴。
柏拉图著名的“洞穴隐喻”具体讲了什么内容 - 百家号
2023年8月14日 · 柏拉图著名的“洞穴隐喻”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但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其深刻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完整地解读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首先,柏拉图之所以提出“洞穴隐喻”,其实是论证“哲人王”理念的一部分。
【书摘】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1):教育(启蒙)— 囚徒洞穴之喻 …
2022年5月31日 · 教育(启蒙)—囚徒洞穴之喻. p242. 苏:接下来让我们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514)让我们想象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洞穴之喻 - MBA智库百科
2022年10月21日 · 洞穴之喻(Allegory of the Cave)《理想国》的第7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本质的不同及相关问题,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之喻”,它讲了一个人如何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形式世界和理念世界的 ...
深刻解读:柏拉图《理想国》“洞喻”的观点_真理_洞穴_知识
2024年10月21日 · 柏拉图的“洞喻”(或称“洞穴之喻”)是他在《理想国》中提出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哲学寓言,用于阐述其对知识、真理和教育的深刻理解。 囚徒们被束缚在洞穴中,无法转身或离开,他们的知识和认知仅限于洞壁上的影子。
柏拉图—洞穴比喻的三点启示! - 知乎 - 知乎专栏
2020年5月8日 ·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 有一群囚徒每天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的头部和脚都被捆绑起来,无法动弹,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囚徒和火的中间有一堵矮墙,沿着墙的下面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
柏拉图《理想国》:“洞穴之喻”引发的思考是什么?
2020年11月11日 ·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比喻,就是所谓的:洞穴之喻。 柏拉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很深的洞穴,洞口的光线可以照射到底部,一些囚徒从小就在洞穴里长大,全身被捆着,背朝着洞口,既不能走动,也不能扭头,只能面对墙壁。
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隐喻”,到底讲的是什么? - 知乎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洞穴隐喻”是他用来描述人类认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比喻。 在这个比喻中,洞穴代表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而里面囚禁的人则代表了普通人的认知状态。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之喻”的哲学寓意是什么?
2024年6月25日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洞穴之喻”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哲学寓言,用于阐述其对知识、真理和教育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对该寓言的详细解析: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