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通州三农”微信公众号消息,自小麦越冬以来已有70余天无有效降水,对小麦越冬极为不利。为了及时监测麦田干土层及麦苗越冬情况,做好小麦早春管理,2月12日,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聘请北京市小麦专家团队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教授、王俊英推广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任立平高级农艺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周吉红推广研究员到通州指导小麦生产。
朱家伟对中国农业大学长期以来给予西双版纳的关心帮助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在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各级各方的指导帮助下,西双版纳“三农”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长期扎根 ...
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是中国农业大学助力“南繁硅谷”建设、推动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重大科研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3月,在各方的推动下,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香山共识”指出,科技进步为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奠定了新时期的发展基础,将对松材线虫病,诸如致病网络的分子靶点机制、诊断与检测技术、监测与预警技术、RNAi等绿色药剂、景观大尺度生态抵御技术等的研究与研发产生深刻影响。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遗传发育所)的消息说,该所科研团队联手合作伙伴,最新在“作物抗寄生植物研究”方面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从高粱中首次发现两大关键基因,通过基因编辑修饰具有广泛的重要作物抗寄生应用前景。
2025年2月9日,由北京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法治研究会主办的“DeepSeek类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保障”研讨会举行。 “面向人工智能法治3.0时代,中国需以更开放的姿态引领规则制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共同面对挑战和机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法治研究会会长杨东在致辞时表示。
科技日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陆成宽) ...
2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在景洪市勐罕镇曼嘎俭村委会曼峦站村组织开展关于“全球南方与新发展主义”的学术交流会,进一步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乡村振兴事业的认知和认同,同时促进国际间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