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伟对中国农业大学长期以来给予西双版纳的关心帮助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在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各级各方的指导帮助下,西双版纳“三农”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长期扎根 ...
新京报讯 据“通州三农”微信公众号消息,自小麦越冬以来已有70余天无有效降水,对小麦越冬极为不利。为了及时监测麦田干土层及麦苗越冬情况,做好小麦早春管理,2月12日,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聘请北京市小麦专家团队中国农业大学王志敏教授、王俊英推广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任立平高级农艺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周吉红推广研究员到通州指导小麦生产。
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是中国农业大学助力“南繁硅谷”建设、推动种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重大科研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3月,在各方的推动下,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项目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
据赵金椽介绍,自己平时在生活中跟体育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偶尔打打排球,在上大学本科时曾作为中国农业大学阳光组男排的二传手,参加过北京市的大学生排球比赛。“体育的真谛是让参与者勇于突破自我,我很喜欢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为了国家荣誉拼尽全力的那股劲头。”于是, ...
“香山共识”指出,科技进步为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奠定了新时期的发展基础,将对松材线虫病,诸如致病网络的分子靶点机制、诊断与检测技术、监测与预警技术、RNAi等绿色药剂、景观大尺度生态抵御技术等的研究与研发产生深刻影响。
保障粮食安全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永不过时、历久弥新的长期课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土地是粮食 ...
科技日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陆成宽) ...
据介绍,寄生植物通过特殊的结构(如吸器)侵入寄主植物的组织,从中吸取营养物质。其中,独脚金属寄生植物主要寄生于高粱、玉米、谷子等单子叶作物,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危害。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作物品种对于确保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小麦地域饮食习惯潜在造就了小麦北“硬”南“软”。张学勇解释,小麦籽粒的硬度是影响面团结构的关键遗传因素,它受Pina和Pinb两个基因控制。当这两个基因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或者丢失时,籽粒硬度就会提高,用这样的小麦制作 ...
在第九届亚冬会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清华教师韩聪担任亚冬会开幕式执旗手,并携手搭档隋文静担任志愿服务公益形象大使。2023年,韩聪加入清华大学体育部,负责滑冰课与花样滑冰课教学,并在2023-2024学年获得清华大学学生社团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