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车企纷纷宣布与DeepSeek合作,掀起了一股大模型接入热潮。据经济观察报不完全统计,自2月6日起,已有近20家车企及品牌宣布在智能座舱或AI运营领域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包括吉利、奇瑞、东风、长城等自主车企,一汽-大众、smart等合资企业,以及零跑、智己、极狐等造车新势力。
从1月新能源厂商零售排行榜来看,比亚迪以月销20万辆的成绩依然稳居第一,吉利汽车以11.8万辆的销量排在第二,其次是长安、上汽通用五菱和鸿蒙智行。排名前十的企业还包括特斯拉中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奇瑞汽车和零跑汽车。
从市场上看,价格战引发的淘汰赛加速产业整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共有70多家车企(集团口径),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乘用车品牌共有120多个,且大多数车企月销量不高。而国外市场上乘用车(或轻型汽车)企业集团不超过15家,品牌不超过40个,中国汽车企业和品牌数量仍然过多,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当然,欧美两大市场历史上也曾有几百家汽车企业,是经过残酷的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才有了今天的“剩者为王”和高 ...
进口车市场去库存的成效差强人意,其根本原因还是市场的快速萎缩造成的。进口商和经销商面对快速萎缩的进口车市场,仍坚持不主动降低库存,主要来自于品牌方压力,降价可能会引发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质疑,从而影响品牌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火拼”金融政策,车企“价格战”也在走向新赛道。2月10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将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首批21款车型已进入上市预备期。其中,具有高速NOA的比亚迪天神之眼C系统将在10万以下的产品上实现部分搭载,包括起售价仅为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车型。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现场表示,比亚迪将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浙江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得益于本土企业的有力支撑。过去一年,吉利汽车实现快速增长,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全球汽车销量达333.7万辆,同比增长约22%;零跑汽车销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超100%,尤其是2024年第四季度,月平均交付超4万辆,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
随着2月9日晚东风、长安两大汽车集团重组消息发酵,2月10日,更进一步的信息开始明确。兵装集团旗下防务资产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即兵工集团)进行重组,长安汽车、东安动力等汽车资产与东风集团重组。
“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说,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重庆市也锚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业界称为“汽车智能化元年”,不少消费者还在为“手机车钥匙”“遥控车内空调”这类初级智能功能下沉到10万元级车型感到惊喜,而蛇年一开年,高阶智能驾驶“上车”7万元级车型令人始料未及。
新年伊始,新能源车险迎来利好。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正式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系统性解决新能源车险问题的一揽子方案。1月25日,“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该平台主要服务对象是在常规渠道遇到投保困难的新能源汽车客户。业内专家认为,本次新能源车险改革,不仅是保险行业内部的调整,更是涉及全产业链的 ...
1月11日11时许,海淀交通支队民警接到一市民报警,因收到停车缴费信息,他在海淀区某停车场内发现了跟自己同款同号牌的车辆。交警赶到停车场,找到了“双胞胎”似的两辆白色小客车,通过查询车架号,交警联系到套牌车车主陈某。
1月调整开局,对于2月的车市表现,乘联分会方面保持乐观预判。“在时间上,2025年2月共有19个工作日,同比增加1个工作日,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车企均在春节假期后抓紧恢复工作运行,因此车市的恢复潜力较大。”崔东树预计,2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将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新能源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同时,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稳定国内外车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