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等众多国内专家,在Cancer Cell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Distinct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ie Chemotherapies ...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免疫疗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癌症免疫疗法的总体效率仍然有限,许多癌症患者对癌症免疫疗法无反应。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是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障碍之一。肿瘤细胞能够利用不同的机制来营造独特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
文章摘要:■ III 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策略以根治性放化疗为主。然而在该治疗模式下,驱动基因阳性的 III 期患者治疗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均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重要的研究与实践方向。对于原发性 MET 高拷贝数扩增合并 ...
在肿瘤治疗的前沿,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最近在《Cell Reports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探讨了为何许多晚期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疗法)表现出耐药性的问题。这项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因为尽管抗PD-1疗法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患者的临床响应率依然偏低,迫使科学家们深入挖掘耐药机制。
脑胶质瘤是一种极具侵袭性和破坏性的原发性脑肿瘤,常规治疗手段对其效果不佳。患者在接受手术、放化疗等多学科治疗后,中位生存期仅约 15 个月。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能选择性地在癌细胞内复制并杀死癌细胞,同时引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在脑胶质瘤治疗中展现出一定潜力。例如,溶瘤腺病毒 Delta 24 - RGD 已完成 I 期研究,部分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G207、HSV1716 ...
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Mast Cells ... 通过促进 T 细胞和 B 细胞的募集和活化来实现的。 体内实验表明,激活肥大细胞与 PD-L1 阻断联合 ...
肿瘤治疗始终面临着诸多挑战,提高治疗的特异性、疗效并降低副作用是关键目标。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嵌合抗原受体 T(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生产成本高昂、制备过程复杂以及潜在慢性毒副作用等问题。
2025年2月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泽民院士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人员在期刊《Cancer Cell》上 ... and PD-L1 blockade combination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与ATZ加PTX相比,ATZ加Nab-PTX可重构TCF7+干样效应记忆CD8+T细胞(Tsem)和CD4+T滤泡 ...
【导读】肿瘤免疫宏观环境包括肿瘤及其周围器官对肿瘤发生和免疫治疗的响应。由于缺乏综合的分析方法,阻碍了其在结直肠癌(CRC)患者生存和治疗响应预测中的应用。2月11日,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Clinical And ...
2月4日,重庆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hromosome Missegregation Triggers Tumor Cell Pyroptosis and Enhances ... 疗法可阻断 PD-L1 与其共抑制受体 PD-1 的结合,从而重新激活并扩增肿瘤反应性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然而,焦亡增强的 ...
近年来,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尤其是T细胞,能够识别并清除异常的癌细胞。然而,癌细胞为了生存和增殖,发展出了多种复杂的机制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其中包括代谢重编程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策略。研究表明,癌细胞会通过影响浸润肿瘤的淋巴细胞(TILs)的代谢状态,削弱其抗肿瘤免疫功能。然而,这些过程的 ...
对食物的耐受性始于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APC可指示T细胞停止活动 ...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 RNA 测序,对接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其与抗 PD-L1 抗体阿替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进行了系统分析。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