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ct Park昆蟲島互動樂園」是由自然教育動畫、繪本《昆蟲島》世界中誕生的室內遊樂設施,預計3月22日起將於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
【中國時報 徐梓榕】想沉浸感受金魚與昆蟲魅力嗎?近期有兩個展覽首次登台,快帶上親友與小孩體驗去。 日本人愛金魚成痴,從王公貴族普及到大眾,成為日本文學與藝術創作中的重要元素,金魚甚至成為俳句中代表夏天的季語之一。 「Art ...
以往發現新物種一般是在郊野的自然生境,此次新物種發現地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中國超大城市中心區域,總面積1100公頃。海珠濕地科研宣傳教育中心高級工程師林志斌介紹,自2012年以來,濕地持續進行生物多樣性科研監測,并通過生境營造,創造有利於多物種生存的棲息環境。目前監測到的昆蟲種類達到903種。(完) ...
2月16日,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了解到,該院動物研究所昆蟲生態與害蟲控制研究中心科研團隊在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發現一個昆蟲新物種,研究者以發現地將其命名為海珠微瓢蟲。相關論文成果發表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階元》上。
長期以來,民眾都知道多吃蔬果可以減少慢性疾病的產生,並認為蔬果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植物營養素才是主要的關鍵;但有越來越多的營養科學家發現,蔬果中除了上述必需營養素外,還有超過將近萬種以上的營養成分逐一被發現並證實,這些營養物質就是「植化 ...
16日,在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舉行的廣東省“世界濕地日”暨紅樹林保護宣傳活動上,全球新物種“海珠微瓢蟲”正式發布。該物種是在2022年海珠濕地昆蟲調查監測過程中發現的,並以“海珠”命名。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動物階元》上。
中國昆蟲學會日前公布「2024年度中國十大昆蟲新物種」評選結果,在長江流域首次發現的無爪蜉「蘇軾無爪蜉」名列第一。發現者稱,命名「蘇軾無爪蜉」是為向900多年前在長江赤壁磯寫下「寄 蜉蝣 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千古絕句的蘇軾致敬。不過網友們為此吵翻了 ...
長期以來,民眾都知道多吃蔬果可以減少慢性疾病的產生,並認為蔬果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植物營養素才是主要的關鍵;但有越來越多的營養科學家發現,蔬果中除了上述必需營養素外,還有超過將近萬種以上的營養成分逐一被發現並證實,這些營養物質就是「植化 ...
【明報專訊】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昨日公布於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發現新物種「海珠微瓢蟲」。根據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俞雅麗(圖)介紹,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生態與害蟲控制研究中心科研團隊自2020年對海珠濕地昆蟲做全面系統的監測和調查。在標本分類鑑定過程中,發現昆蟲新物種「海珠微瓢蟲」,其隸屬昆蟲綱鞘翅目微瓢蟲科,體長略大於1毫米,橢圓形、背面凸起,呈紅棕色,周邊生境以龍眼、荔枝等果樹 ...
大自然,一直是寶詩龍(Boucheron)創作靈感的無盡源泉,從品牌創始人菲德烈克.寶詩龍(Frédéric Boucheron)以細膩目光描摹植物與昆蟲,到現任創意總監 Claire Choisne 的獨到詮釋,世家的珠寶工藝始終與自然共鳴。這一次 ...
黑水虻原產於南美洲,是一種腐蝕性昆蟲,一生週期約為廿八至卅五天,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黑水虻與蒼蠅屬近親,幼蟲體積比蛆大許多,以動物糞便、動植物屍體、廚餘等腐爛有機物為食,屬於生態系的分解者角色,一隻黑水虻在幼蟲時期大概可以吃掉二到三公斤廚餘。此外,黑水虻幼蟲富含動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脂肪酸,屬於優質飼料與油脂原料,可提煉昆蟲油,蛹殼及成蟲可提煉幾丁質、甲殼素及黑色素等,做為生技方面應用, ...
根據烏拉圭共和國大學生物學家阿爾博過去研究,全球約有15至20種蜘蛛求偶時會出現送禮行為。這些品種的雄性蜘蛛大多於傍晚至夜間進行求偶,當牠們偵測到周圍有雌蛛時,會先挑選某件物品,再利用蜘蛛絲包成小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