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圆满落幕,一场关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产学研融合以及艺术与科创共生的思想盛宴也告一段落。然而,这场论坛所激发的智慧火花和思想碰撞,将长久地照亮杨浦区乃至上海的发展之路。
人民网上海2月18日电 (记者董志雯)2月16日,202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新年论坛。论坛上,复旦管院院长陆雄文教授发表《科创,加速前行》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全球科技创新的进展,特别是在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首任院长潘公凯也在论坛上进行了主题为《现代艺术的边界》的演讲,提出“错构”概念,从古代对艺术的定义入手,探讨了艺术与常态生活的界限,为大家展示了艺术教育的深广内涵。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则强调了沉浸式教育和学科交叉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分享了她结合教学与科研的成功经验。这一系列的主题演讲使得复旦大学的新年论坛充满了思想的碰撞与艺术的启迪,既引发了与会嘉宾的 ...
18 岁,他在1994年的春晚舞台上以《醉鼓》点燃了全民对舞蹈的热情。27岁,他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用中国功夫惊艳全球观众。
“寻光∙逐光∙成为光”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力创新实战论坛圆满落幕,价值观,寻光,精英 ...
1月2日,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网站正式发布了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共有1210所本科院校上榜,其中上海上榜31所。
扫描二维码,在“新华智见”了解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延长电池寿命的秘密。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吴振东 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 ...
的研究团队正准备投稿时,得知一个日本团队的相似研究上线了。后者在Science发表了电解水领域的催化剂研究,并且在某一单项数据上优于张波团队。 整个团队陷入沮丧,一度考虑改投其他期刊。在“低气压”笼罩的一周里,他们整理心情,决定继续投Science,正面“硬刚”。 投稿前,张波团队认真准备了一封给编辑部的“Cover letter”,充分阐述了研究亮点。“我们仔细分析了日本团队的工作后确定,双方的 ...
2月17日上午,复旦大学与杨浦区政府签约深化新一轮的五年战略合作。在这一框架协议中,记者了解到,双方将在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创新活动、城市更新等方面持续开展合作,同时,还将合作在新江湾城社区共建一所医院,并建设复旦附中国际部新校区,共同打造 ...
中证网讯(记者 乔翔)2025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日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发表《新质材料 启创未来》主题演讲。演讲中,朱美芳阐述了沉浸式教育和学科交叉融合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作用,分享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经验。在纤维科学方面,她回顾了纤维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纺织到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强调了纤维技术在智能材料 ...
中新网 北京2月17日电 (王广涛 张素)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中日两国一线学者共同撰写的报告书《中日关系2024:不确定性中的“回暖”》近日正式发布。 报告书认为,2024年中日关系整体向回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然面临来自日本国内以及外部因素等不确定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影响中日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所谓“安全困境”。
新能源汽车领域长久以来一直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与有限的续航里程,尤其是冬季续航的大幅缩减,成为了许多车主心中的痛,也阻碍了传统燃油车车主向新能源车的转型步伐。然而,这一现状或将迎来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