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2024年臺灣花卉推介會,今(22)日於臺北市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展出逾1,500種花卉,包含多種新育成的品種,搭配講座、體驗的設計,促進臺灣與國外業者交流。活動也針對一般民眾,設置生活用花示範、花卉應用體驗等內容。
農業部修正農保審查辦法,針對實際從農達一定經營規模者,即使農地與戶籍地,兩者位在不同縣市且不相毗鄰鄉(鎮、市、區)範圍,仍可投保農保,今(21)日生效。相關農民實耕資格由農地所在農業部所屬農業改良場審查、核發實耕證明,明日起可持證明文件至戶籍所在地農 ...
衛福部6日公告訂定「中藥材農藥殘留限量基準」,統一管理赤芍、丹參、天麻等20項中藥材的26項農藥殘留限量基準,這次第一階段統一管理中藥材以國人使用較頻繁、較常見農藥殘留品項為主,後續將持續檢討管理農藥殘留限量基準散見其他命令、公告的中藥材。
今年10月30日,臺灣龍虎斑在歷經8年協商後,成功獲准銷日,成為繼青斑、龍膽石斑後第三種可以外銷日本的養殖石斑魚種。臺灣養殖技術先進、分工精細,有「養殖王國」之稱,與沿近海漁業互補供應國人水產需求。近年臺灣持續開發新養殖物種、精進技術,包括產業成熟的 ...
臺灣種植落花生多用於食品加工,其中帶殼蒸煮花生綿密清爽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目前蒸煮花生市場主流品種「臺南17號」在高溫高溼環境下易徒長,莖條糾結不便機械採收;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歷時10年,於2020年育成植株矮、不易倒伏,生長期短且更為豐產 ...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苗栗南庄賽夏蓬萊部落及政治大學三方今(6)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政大將於蓬萊部落建立沒有圍牆的森林教室「PakaSan國際教學基地」,開設田野調查與走讀課程,記錄整理部落歷史與自然資源知識,進而協助部落增加國際交流合作機會 ...
編按:《無米樂》導演顏蘭權執導的紀錄片《種土》今(2024)年9月上映,記錄竹科工程師「阿仁」多年投入農業廢棄物「種土」的歷程,引起社會關注農業、土地議題,並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作為農業媒體,《豐年》欣見《種土》電影的成功,更希望藉此機會讓大眾認識 ...
「不是白色蛋殼的蛋都不要吃」、「果實生長緊密的葡萄都用膨大劑」……,這些在各網路社群、聊天群組傳播的「食安資訊」,都是經農政單位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公開澄清的假消息,但仍難免引起恐慌,衝擊民眾對農產品的信心。當類似訊息愈來愈氾濫,從根本建立民眾對農業資訊的識讀能力最為重要,本文分析常見農業錯假訊息類型與傳播管道,並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臺灣養殖漁業有300年以上歷史,1960年代為國內養殖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草魚、鰱魚和草蝦、烏魚人工繁殖技術成功,1980年代以降石斑魚、午仔魚人工繁殖突破,確立海水魚的種苗生產技術。隨著氣候變遷與漁業資源耗竭,農業部水產試驗所開展聚焦高經濟性海水魚 ...
外來入侵種綠鬣蜥在臺繁衍數量大增,不僅會啃食紅豆嫩芽等作物,造成農民損失,成群結隊的綠鬣蜥在鄉間路上,也讓小孩都感到害怕,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13)日於立法院備詢指出,評估全臺綠鬣蜥族群近20萬隻,農業部正思考與地方政府合作,使用槍枝移除,並成立專案 ...
日本爆出牛結節疹(LSD)疫情,我國即暫停其牛奶產品輸入,需重新議定檢疫條件,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署長邱垂章今(13)日表示,臺日雙方12日已重新議定檢疫條件,牛奶須來自LSD非疫區或經巴斯德滅菌處理產品,才可輸入臺灣,因此日本牛奶輸臺需於檢疫證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