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黛,战车轰鸣,北部战区海军某岸导团紧急机动至数百公里外的发射阵地,开展跨昼夜融合演练。机动行军、抢占阵地、模拟攻击等多个训练课目连贯展开,演练中,遭敌侦察、遇敌空袭等多个特情随机设置,全面锤炼官兵应急处置能力。
头顶边关月,心怀家与国。“扎根雪域高原,不仅锻炼本领,更考验意志。我们要扎下根成长,沉下心奋斗,时刻守护祖国的空防。”站在阵地的制高点,雷达操纵员白涛坚定地说。
提升基层自主抓建能力,根本的是把支部建设过硬。我们通过帮理思路、帮强功能、帮查短板、帮解难题等方法,逐步解决党组织功能弱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并以中心工作为牵引正规秩序、提振精神、促进建设、推动发展。同时,坚持问需基层、问计于兵,鼓励官兵唱主角、担重任,不断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
“战斗力需求是科研攻关的重要推动力。”该研究院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积极探索“战场+实验室”成果转化模式,加快推动先进军事技术、军事理论对接部队战斗力需求,解决了多个事关“打仗急需、战场急备、官兵急用”的难题。他们成立技术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工作站。由院士团队牵头的科研团队,先后百余次深入高原海岛、寒区热带等一线部队开展调研攻关。调查研究到一线、试验试用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打通了相关技术“ ...
“指挥所位置暴露,立即转入应急信息保障模式!”近日,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信息支援部队某部一场应急信息保障训练拉开帷幕。训练现场,多个专业要素进行模块编组,迅速完成保障模式转换。 “只有紧贴实战需求全面提升专业本领,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该部领导介绍,此次训练,他们区分不同任务背景配置编组模块,形成即插即用的快速转换机制,有效提升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新工艺具有取材便捷、施工简便、适用性广等特点,不仅可以克服近岸堤头潮汐、涌浪等干扰,而且降低了严寒天气不利条件影响,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该大队干部赵洪涛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聚焦阵地抢修、机场抢建、军港码头快速修复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应急保障水平。
向战冲锋,集聚兵智解难题。随着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入,该旅官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铆定战位、精武强能、向战冲锋,持续掀起练兵热潮。
“战争不分昼夜,我们组织跨昼夜战术机动训练,就是要引导官兵时刻保持‘弓满弦、带甲眠’的状态。”该旅领导介绍,训练中,他们围绕敌后侦察、隐蔽接敌、夜间破袭等课目展开专攻精练,从难从严设置临机特情,既考验指挥员快速反应能力,又检验战术编队的编成要素是否齐全完备,有效锤炼部队实战能力。
新春佳节,喀喇昆仑高原,边防官兵踩着没膝的积雪,用脚步丈量国境线,始终昂首挺胸,如同界碑屹立于群山之间;南海波涛滚滚,战舰犁开雪白的浪花,官兵在对抗训练中提升战备能力,双眼紧盯着雷达屏上跳动的光点……节日期间,全军部队加强战备值班,确保全国人民过上一个欢乐、安宁、祥和的春节。
新春的曙光已经到来。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边关的薄雾,那不仅是新年的朝阳,更是一茬茬“东极卫士”用青春接力的光芒。我的青春,正在这片最早迎接太阳的土地上,长成白桦林的模样。
强化组织功能,聚力谋战打赢。随着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入,该旅在强固基层党组织功能上持续发力,带动官兵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解决了多个制约战斗力提升的难点堵点问题,部队协同作战和应急应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刘林 王毅) ...
姚指导员告诉记者,自2015年起,连队官兵自发组成烈士寻亲小队,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旨在为那些在大胡庄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考证身份,让英雄“回家”,让英名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