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2月18-20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它是冬与春的温柔过渡,意味着严寒渐渐远去,气温缓缓回升,春雨开始频繁洒落,为大地注入生机与活力。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冬天的寒意尚未散尽,但春天的气息已悄然弥 ...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森林作为地球的“绿色肺叶”,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的步伐。然而,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火灾和病虫害等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森林的健康与稳定。如何在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功能的同时,保证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气候智慧林业正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新方案。     气候智慧林业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旨在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气候变化依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青少年一代有责任去关注和改变这种现状,而科普活动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参与的平台。通过这样的互动与讨论,青少年能够更好地形成科学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将来创造一个更和谐美好的环境。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退出《巴黎协定》,大搞化石能源的开发,暂停拜登政府数千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补贴计划,并突然解雇环境保护署数以百计的气候或环境事务法务官员,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大开倒车”。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18日发布《气候风险中的中国快递企业》(下称“报告”),系统分析与评估了中国快递业全链条和广大业务区面临的气候风险,以及快递企业对气候风险的认知和应对情况。
近日,美国东部持续遭受冬季风暴袭击,强降雨、洪水和大风等恶劣天气已导致至少13人死亡。这场冬季风暴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极端天气成因的关注。那么,冬季风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北美地区频繁遭遇此类天气?
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历史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古地理学会理事等职。方修琦 ...
(记者李红梅)中国气象局近日印发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加快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形成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体系建设基本框架。
南投县国姓乡枇杷在去年10月开花期,疑因气温高温如夏,枇杷一开花就乾枯掉落「消蕾」,导致无法授粉结果,一至二期都没有结果,预估枇杷恐减产三成以上,国姓乡长邱美玲邀立委马文君等人来勘灾,盼农业部尽速通过认定,弥补农友的损失。
(堪萨斯市18日讯)恶劣天候影响咖啡收成,已开始冲击消费者荷包。根据12日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1月烘焙咖啡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5%,即溶咖啡价格也大涨超过7.1%。今年来涨逾30% ...
美国气候中心(NOAA)2月发布新一轮关于拉尼娜的动态了!按照发展趋势,现阶段可以确定拉尼娜仍在继续,而根据新一轮的数据来看,其强度在减弱了,预计3月到5月的转为中性概率为66%。不过,在这一次拉尼娜减弱之后,预计下一波拉尼娜的势头在出现,这意味着有 ...
劳动基金运用局于今日公告,将办理新制劳工退休基金2025年度国外投资「全球气候转型被动股票型」委托经营公开徵求受托机构,预计择优徵选4家受托机构,每家受托金额为4亿美元,总委托金额共16亿美元(约新台币512亿元)。 基金局表示,委托採用 MSCI ...